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的短篇小说故事。虽然它是以文言的形式出现的,但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,内容带有劝喻性和 讽喻性,接近寓言体裁。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有兴趣,配以一定的画面欣赏,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。 教学重点和难点:继续积累文言实词,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,理解它
2020-10-06 22:03:08
(一) 长恨歌长唱贵妃,情河水短去不归。 华清池苑昙花落,太液芙蓉白鹤飞。 翡翠衾寒思旧主,金楼帐暖忆芳菲。 君王来去无魂魄,寂寞梧桐泪雨霏。 (二) 亲谱霓裳曲韵扬,华清浓露浴兰汤 岭南贡上乖鹦鹉,巴蜀飞骑鲜荔香 珠袖三杯妃子醉,青丝一缕献明皇 马巍魄散生离别。秋雨梧桐诉断肠
2020-10-03 22:22:50
七律 蛇(新韵) 庙前古树小龙盘,腹下无足游弋间。 舌气随风搜捕后,眼光作电猎杀先。 瘦身摆动行山水,脆骨弯曲穿漠滩。 脱臼绕缠吞咽物,蜕皮隐去炼成仙。 七律 冬春 瑞雪梅花照玉堂,清风柳絮点银装。 曙光充满云天界,元气流行汾水乡。 展卷描来春季暖,挥毫拂去画廊凉。 千山缀景涵晴日
2020-09-17 08:05:37
丁零零,闹钟响了。元元打了个哈欠,翻了个身,心想:再睡一分钟吧,就一分钟,不会迟到的。 过了一分钟,元元起来了。他很快地洗了脸,吃了早点,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。走到十字路口,他看见前面是绿灯,刚想走过去,红灯亮了。他叹了口气,说:“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。” 他等了好一会儿,才走过十字路口。他向停在车
2020-09-09 22:27:23
导语:关于孝经经典诵读诗句,高尔基说过,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,都来自母亲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! 孝经经典诵读诗句(一) 孝子之养也,乐其心,不违其志。——《礼记》 孝有三:大尊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。——《礼记》 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
2020-08-25 08:02:42
《水》是国标本苏教版新增选的一篇美文。全文笔调清新,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,“水,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。”下雨天,孩子们用雨水洗澡,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,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,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,对水的珍爱,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
2020-08-18 15:03:27
1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 2、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 3、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 4、恭,宽,信,敏,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 5、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已者
2020-08-17 22:04:00
漆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, 自阙经世务。 偶寄一微官, 婆娑数株树。 这是王维《辋川集》中的一首。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。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,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,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。 诗的前两句,反用郭璞《游仙诗》“漆园有傲吏”的诗意。据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载,庄子曾
2020-08-15 15:04:44
1、掘井须到流,结交须到头。——贾岛 2、披沙拣金,往往见宝。——贾岛 3、知音如不赏,归卧故山秋。——贾岛《题诗后》 4、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——贾岛 5、怪禽啼旷夜,浪白风初起。——贾岛 6、众岫耸寒色,精庐向此分。——贾岛《宿山寺》 7、流星透疏木,走月逆行云。——贾岛《宿山寺
2020-08-15 08:02:46
诗经·小雅——《鹤鸣》 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鱼潜在渊,或在于渚。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宅萚。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 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鱼在于渚,或潜在渊。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维榖。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 【注释】: 讽人求贤自助。九皋:皋,沼泽。九皋,九折之泽。 萚(音拓):草木脱落
2020-08-06 15:03:30
一、教材简说 多睡一分钟,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,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,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,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。 多睡一分钟,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,结果耽误了半节课。 读完《一分钟》,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,年年如此,一生坚持。 《一分钟》,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。
2020-07-29 22:03:44
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 诗经·小雅·鹤鸣 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鱼潜在渊,或在于渚。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维萚。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 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鱼在于渚,或潜在渊。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维谷。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 解释 指别国的贤才可以用来治理本国。
2020-07-28 15:03:17
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 当我读完《圆明园的毁灭》后,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。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。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,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。此后的嘉庆、道光、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,历时一百五十多年。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,实际上它是圆明园、长春园、
2020-07-24 22:03:27
教学目的: 1、了解词中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2、了解词的句式和语言特点 3、背诵这两首词 教学时数:二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 菩萨蛮 701-762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绵州(今属四川江油)人。唐玄宗时供奉翰林。后赐金放还,漫游各地。安史乱中,曾入永王磷府,因磷败而以“附
2020-07-14 15:03:09
在故事的繁多世界里,有感动的、伤心的、高兴的……故事。而《老人与海鸥》却带给我非一般的感动。 《老人与海鸥》讲述了一个平凡又打动人心的故事:老人视海鸥为自己的亲人、儿女,给海鸥喂食,取名字,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;老人去世后,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,大声鸣叫,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,不忍
2020-07-08 15:02:46
His Heart Was Pained When His Mother Bit Her Finger: Zeng Shen 中国二十四孝经典民间故事-曾参啮指痛心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, there liv
2020-07-02 15:03:29
春阴垂野草青青,时有幽花一树明。 晚泊孤舟古祠下,满川风雨看潮生。 译文 春天的阴云,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, 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,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, 天晚了,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, 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,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。 注释 ①淮:淮河。犊头:淮河边的一
2020-06-10 22:03:40
一座古朴典雅的“丝绸之路”巨型石雕,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。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,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,精神饱满,栩栩如生。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,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。望着这座群雕,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,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…… 公元前115年,一个天高气爽
2020-06-05 15:03:20
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,读着文章,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,便会再次动情,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。但是,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,那时他们还比较小,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。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?我最大的想法是借助媒体,让学生耳闻目睹,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
2020-05-15 15:02:58
【教学思路】 《圆明园的毁灭》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讲读课文,它是第七组重点训练项目“写文章要有中心”的范文之一。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。 【教学目标】 1、教育方面: 让学生记住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国耻,增强振兴中
2020-05-07 22:04:39